首页
五禽戏口诀与习练要点视频

老阿峰_20250413

《五禽戏·形神歌》‌
‌虎戏‌
"爪扣乾坤势如山,目摄寒星气吞澜。
脊柱如弓蓄雷电,三焦通达震林峦。‌"
‌鹿戏‌
"昂首回眸探灵泉,尾闾轻摆踏云烟。
筋舒骨正生暖意,百会涌泉一线连。‌"
‌熊戏‌
"晃膀摇脊接地维,脾土敦厚守中垂。
憨态暗藏阴阳转,任督二脉自循回。‌"
‌猿戏‌
"钩手摄心锁悬藤,三焦火旺目如灯。
百骸舒张通窍络,神凝意守似冰澄。‌"
‌鸟戏‌
"展翅摩云贯九霄,独立守神气如潮。
肺金肃降生羽意,呼吸吐纳合六爻。"

‌附:调息收势‌
"引气归元抱丹田,五禽化育返先天。
华佗妙术千秋续,形神俱妙寿延年。‌"

一、功法源流与核心理念
历史渊源
五禽戏源于《庄子》“熊经鸟伸”导引术,东汉华佗正式创编为虎、鹿、熊、猿、鸟五戏,对应五行(虎-木、鹿-水、熊-土、猿-火、鸟-金),暗合中医脏腑学说;强调“引体令柔,导气令和”。
南北朝陶弘景《养性延命录》首次系统记载动作口诀,提出“任力为之,以汗出为度”的习练原则。
二、五戏动作口诀与核心要领
虎戏口诀:
“握拳,上举,握拳,下拉(4次)”;
“威猛如虎,拉长肢体,顶天立地”。
动作要点:
两掌成虎爪外旋上举,目随掌动;下拉时拳变掌按腹,配合吸气上提、呼气下按。
鹿戏口诀:
“迈步,转腰,下视,还原(4次)”;
“引项反顾,左三右二,伸缩肢体”。
动作要点:
弓步前跨时屈腕握空拳,重心后移收腹弓背,模仿鹿的舒展灵动。
熊戏口诀:
“提髋,落步,后坐,前靠(4次)”;
“沉稳厚实,腰腹为轴顺时晃,挤压按摩在中焦”。
动作要点:
双掌握空拳贴腹,腰腹带动立圆摇晃,提髋震脚如熊行。
猿戏口诀:
“攀物自悬,伸缩身体,手钩却立”;
“机敏轻盈,团胸缩项,提肛收腹”。
动作要点:
快速撮指成猿钩,耸肩提踵转头凝视,模仿猿猴敏捷。
鸟戏口诀:
“双立手,翘一足,伸两臂,扬眉鼓力”;
“展翅轻盈,平衡单足,牵拉胸胁”。
动作要点:
双臂侧举如鸟翅,单足独立时目随手走,呼吸绵长。
三、习练总则与注意事项
核心原则
形神合一:动作需模仿动物神韵(如虎威、鹿灵),配合呼吸导引气血;
循序渐进:初学以形似为主,逐步融入意念,避免过度用力。
呼吸与意念
呼吸遵循“上提吸气,下落呼气”,意念专注丹田或动作意境(如“意守丹田,静极生动”);
习练后以“汗出为度”,可拍打身体促进气血循环。

现代改编版五禽戏口诀更注重安全性和易学性,动作对称且强调关节螺旋拉伸。


):感谢腾讯视频提供,其内广告与本站无关!


老阿峰
_20250412

组成 郁金15克,丹参30克,枳实12克,泽泻20克,大黄10克,赤芍15克,虎杖15克,香附15克。

功效 疏肝化湿,活络泻浊。

主治 酒精性脂肪肝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、急性脂肪肝。

方解 方用郁金、香附疏达肝气兼以活络,丹参、赤芍活络通经兼以凉血,大黄、枳实清泻湿浊,泽泻、虎杖清利湿热。

用法 水煎服,日1剂。每剂连煎两次,所得药液混合后,共400毫升,上午10时及晚睡前各服200毫升;或将上药共研细末,装入胶囊,日服3次,每次3~4粒。可连服3~6个月。

加减 肝郁湿浊型可加柴胡12克,青皮12克;湿热内壅型可加半枝莲30克,川楝子15克;虚实相兼型可去大黄,加莲子30克,山药20克,当归15 克,川芎15克;大便干者可加重大黄剂量至30~50克;小便黄者加车前草20克,竹叶12克;肝功异常或乙肝病毒阳性者加蚤休12克,半枝莲30克;脾湿盛,少食脘胀加白术15克,砂仁5克,莲子20克。

临床应用

1、本病要在超声影像检查及肝功、血脂、血糖等检验后进行辨证治疗及调养善后。

2、本病的产生是以湿浊内壅为主,应分清湿浊兼热及湿浊与肝阴虚并存,所以要在辨证前提下注意祛湿浊不可伤肝气,更不要伤及肝阴。对兼肝阴虚的治疗更要注意养肝阴不可助其湿浊。

3、治疗中始终要保持大便的通畅,在不兼肝阴虚的情况下,大黄剂量可适当增加,短期内大便日排泻2~3次,以促进湿浊的清除。
治疗四步法
1、去除病因:严格戒酒,肥胖者积极减肥,正规治疗糖尿病,均能有效降低肝内脂肪。
2、调整饮食:这是治疗脂肪肝的根本环节,要从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两方面入手,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要改正,不良的饮食习惯要摒弃。
3、增加运动量:坚持体育锻炼,增加脂肪的消耗代谢。
4、合理用药:可酌情服用一些去脂药物和减肥药物,但现有的该类药物,效果皆不理想,而且多用对肝脏徒增负担甚至造成损害,应加以注意。转氨酶增高者可应用保肝药。
通过积极的防治措施,脂肪肝一般能够得到控制,绝大多数情况下患者预防良好,肝内多余脂肪可很快消失,一般不留后遗症,故对脂肪肝不必恐慌。


老阿峰
_20250406

      现在我们把一天分为24个小时,而在古代人们则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,也就是两个小时相当于一个时辰,我们的五脏六腑以及经络其实是与十二时辰密切相关的。

子时——睡觉保护阳气

半夜23点到1点的时候叫子时,这个时候是一天当中太极生命钟的阴极的时候,按照阴阳消长的规律,这个时候阴气是最重的,而阴是主睡眠的,那么我们就要驾御这个阴阳的消长规律,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处于熟睡的状态。注意,不是这个时候我们才上床,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已经处在熟睡状态了。那么什么时候该上床呢?应该在10点半左右。

子时的时候,胆经值班,胆是阳气的一阳生,它是刚刚长阳气,还很微弱,我们要特别保护这个阳气,怎么保护呢?最好用睡觉来保护,所以你夜半的时候,就请不要再去跳啊,唱啊的,而应该睡觉。要开始养阳气,而养阳气要从微小的时候就要保护它。

丑时——肝经造血时间

那么丑时候是什么时候呢?丑时候是1点到3点的时候,是肝经值班。肝经我们知道,它是主生发的,它这个时候的阳气比胆值班的时候要生的大一点了。肝脏要解毒、要造血,就是在这个时候进行,所以半夜里,千万别去酗酒,千万别沉迷于游戏了。这个时候人体得休息,肝还要工作。有肝病的人多是爱熬夜的人,因为半夜肝要造血、要解毒,如果不给它喘息的机会,自然就容易发病。

寅时——号脉的最好时机

夜里3点到5点是什么时候呢?这时候叫做平旦。因为此时天气要开始平衡了,阴阳开始平衡了。此时肺经值班。此时,天刚刚亮,这时候中医号脉是最准的时候。我们可以看你的脉硬不硬,脉硬呢,40岁以上的人要考虑高血压;二三十岁的如果脉紧,可能是不是这段时间工作压力太大,还可能是有焦虑症。又紧又硬的脉叫做弦脉,如果是弦脉就要考虑你是不是有高血脂、动脉硬化了。

卯时——空腹喝水,排出毒素

卯时大肠值班。大肠经,就是早上5到7点钟的时候。12时辰养生有个重点,就是卯时您起床后要喝一杯空腹水,就在5到7点钟的时候。有便秘的人这样做就可以帮助你减轻便秘。因为大肠在此时精气开始旺盛,大肠一鼓动,再加上你的水的帮助,大便就下来了,就能帮助你解毒。要知道大便里的毒占人体所有毒的50%。卯时气血流注于大肠经。卯时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门开,代表二月,万物因阳气的生发冒地而出,故是排便的最佳时机。中医认为“肺与大肠相表里”,寅时肺气实了,卯时才能正常的大便。

辰时——早餐营养药均衡

到辰时的时候,是胃值班了。这个时候是早7到早9点,7点钟我们要吃早饭了,而这个时候是胃经值班,所以,胃是最容易接纳的。早餐一定要有动物蛋白,要有一味荤,比如说你咸菜就泡饭就不行,得加上一点有动物蛋白的东西要有肉,或者鸡蛋都行。

巳时——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

到了上午9到11点,是巳时,是脾经值班的时候。脾经是主消化的,这个时候,它要吸收营养。而这个时候也大脑是最具活力的时候,是人的一天当中的第一黄金时间,是老人锻炼身体的最好时候,是上班人最出效率的时候,也是上学的人效率最高的时候。所以,你必须吃好早饭,保证脾经有足够的营养吸收,这样,大脑才有能量应付日常的运转。

午时——睡好午觉养阳气

午时 11点到13点的时候,是心经值班。这个时候大家要注意,心经值班的时候我们要吃午饭、睡午觉,因为按照太极阴阳气化,这个时候阳气最旺。《黄帝内经》说的,阴是主内的,是主睡觉,阳是主外的,主苏醒。午时是阳气最盛的时候,我们吃完午饭稍事休息继续工作,这个时候也出效率。阳虚的人这个时候就要饱饱地睡,最养阳气。那么阳气不虚也不盛,正常的人怎么办?我们午时只需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,养养我们的心经。因为我们的心脏很累,除非你身体很强的人,你可以不睡午觉,一般的我们还是要睡午觉。

未时——保护血管多喝水

午时过了以后,1点钟到3点,就到了未时,这时小肠经值班。小肠经把食物里的营养都吸收得差不多了,都送到了血液里边,血液里边就满满当当的,就像上下班时候街上的车,十分得拥挤。你这个时候必须要喝一杯空腹水,或者是茶也行,用来稀释你的血液。因为人体这个时候血液营养很高,所以要稀释血液,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。

申时——工作学习的第二个黄金时间

未时过了就到申时了。下午的3点到5点之间,大家要注意了,这是我们的第二个黄金时间。这个时候小肠经已经把中午饭的营养都送到大脑了,大脑这时候精力很好,要抓紧工作,提高效率。

酉时——预防肾病的最佳时期

那么到了酉时,也就是傍晚的5点到7点,这时候是肾经值班,您要再喝一杯水。这一杯水非常重要,它可以帮我们把毒排掉,还可以清洗你的肾和膀胱,让我们不得肾结石,不得膀胱癌,不得肾炎。

戌时——工作学习的第三个黄金时间

再往下,到了17点到19点,此时是心包经值班。心包经值班的时候呢,我们的心气比较顺了。这个时候是我们一天当中的第三个黄金段,这个时间你可以学习,可以去散步去锻炼身体。但是,当心包经值班时间快结束时,可能是你散步回来以后,你需要再喝一杯淡茶水或者是水,让你的血管保持通畅。

亥时——准备休息

然后就到了亥时,亥时就是晚上的九点到十点,这时候应该休息,准备睡觉,或者是夫妻融洽等等,这都是最佳时间。到10点半你就一定要上床了。

      12时辰养生法,其核心概念就是按照经络和脏腑的运动规律来进行调理,来规律生活,为此,为了便于记忆,专家还特意在书中总结了一首歌诀:

寅时天亮便起身,喝杯开水楼下行;

定时如厕轻如许,卯时晨练最宜人;

辰时看书戏幼孙,巳时入厨当灶君;

午时进餐酒少饮,未时午休要抓紧;

申时读报写诗文,酉时户外看流云;

戌时央视新闻到,闭目聆听好养神;

亥时过半快洗漱,子时梦中入画屏;

丑时小解一时醒,轻摩“三丹”气血盈;

脉络通畅心如水,一觉睡到金鸡鸣。


老阿峰
_20250328

      春为四时之首,万象更新之始。《黄帝内经》里所说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。连俱生,万物以荣。”就是说,当春回大地之际,冰雪消融,自然界阳气升发,万物复苏,柳丝吐绿,万事万物都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。春季三个月中有立春、雨水、惊蛰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六个节气,有寒气消退,气候变暖,万物复苏萌发为特点。

      春季阴寒未尽,阳气渐生,乍暖还寒。且天气变化无常,温差较大,致使人体难以适应。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,疾病易发。我国古老的生活谚语“春捂秋冻是符合春季养生原则的。因此,在春季穿着宜保暖,注意防避风寒,尤其是体弱多病之人。

      人体内的阳气经过一冬的闭藏,在春暖花开,春阳生发之际,也应随春生之势而动,向外升发以与天地之气相应。唐代养生家孙思邈说过:唐代养身之道,常欲小劳。”在寒冷的冬季里人们在室内活动较多,因而各脏腑器官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。到了春季,气候转暖,就应该加强户外锻炼,舒展肢体、活动筋骨。

      春季气候转暖,万物复苏,百花盛开,很多致病的微生物、细菌、病毒等也进入生长繁殖旺盛的阶段,加之春季天干物燥,易起大风,易引发哮喘、过敏等健康问题,因此要避之有时”。

      在饮食方面,要谨遵《黄帝内经》里提出的“春夏养阳”的原则,宜适当多吃些能温补阳气的食物。春季人体之阳气也顺应自然,向上向外疏发。因此,春季饮食养生必须掌握节令之气升发、舒畅的特点,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,使之下断充沛,逐渐旺盛起来,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。

      随着四季气候的不同,在选择食物的冷、热、苦、酸、辛、甘等性昧时也应有异。春季肝为主脏,酸与肝相应,可增强肝脏的机能。肝属木,脾属土,五行之中木能克土,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。所以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病症。唐代养生家孙思邈说:“春日宜省酸,增甘,以养脾气。”意思是说,当春天来临之时,人们要少吃点儿酸味的食品,而要多吃些甜味的饮食。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。


老阿峰
_20220625

《只要平凡》翻唱:老阿峰&清海目沙


点击观看


道一_20121214

    元代后期,道教各宗派逐渐合流,最终形成了全真和正一两大派并立的格局,延续至今。

1.全真派

    金世宗大定七年(1167)王重阳创立于山东宁海。“全真”意为保全本来真性。全真派主张儒、释、道三教合一,强调“识心见性”。元代成吉思汗曾令丘长春掌管天下道教,使全真道达到鼎盛。
    全真道修炼主旨是以清静无为、去情去欲、修心炼性、养气炼丹、忍耻含辱为内修“真功”,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“真行”。
    全真道士必须受戒方能名登仙籍。清代顺治时全真派律师王常月编著《初真戒律》,并以百日为期传初真戒、中极戒、天仙大戒,合称三坛大戒。受戒者须出家住庙一定年限,信仰虔诚,受戒后发给戒碟。对违反规定者按清规进行惩处。
    全真派道士为出家道士,独身,茹素,住在道观里。蓄长发,拢发于头顶挽成髻,可戴冠。

2.正一派

    “正一”意为“正以治邪,一以统万”。正一派由龙虎宗、茅山宗、阁皂宗等符箓派大联合而成。元成宗大德八年(1304)敕授第38代天师张与材为“正一教主,兼主领三山符”,这标志正一道正式形成,主要奉持《正一经》。
    正一派重视符箓斋醮、祈福禳灾、祛邪驱鬼、超度亡灵等活动。授箓是正一派传承的重要方式,也是正一派道士修真成仙的重要条件,只有受箓才能“名登天曹”,有道位神职,斋醮中的章词才能奉达天庭,得到神灵护佑,因此受箓后才有资格主持斋醮仪典。受箓者称箓生,要具备一定条件。受箓后,发给箓碟。


道一
_20121213

    道教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思想,将“道”作为最高信仰,从中演化出最高经典,最上道术及最高的神灵,构建了庞大的经典道术神仙体系。道教认为道可以修得,修炼的目的是得道成仙,最终目标是形神俱妙,与道合真。
    道教尊老子为道祖,奉老子的著作《道德经》为主要经典。
    1.尊道贵德,“道”是道教信仰的核心
   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,把《道德经》奉为经典,尊道贵德。认为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源,宇宙、阴阳和万象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。德即“得”,道体现在人和万物中即是德。人和万物都是由道生由德育,所以应尊道贵德。
    2.仙道贵生,长生成仙是道教修行的目标
    道教认为道可以修得,得道就可成仙。道教把生命看得极为重要,修道就是要长生不死,主张通过修炼来延长生命的长度,提高生命存在的质量,以达到生命的永恒。道教主张以清净无为、不争寡欲的态度对待世俗生活,以“我命在我不在天”的精神进行修炼,通过各种道术修炼,与道合一,成为长生不死的神仙。